聯系人:周衛明 先生
手機:18861158811
電話:86 0519 82596868
400熱線:+86-400-160-9008
傳 真: 86 0519 82589778
郵 編: 213213
地址:中國 江蘇 金壇市 堯塘公路花園發展西路5號
【大吻】
又名龍吻,亦稱正吻。是安放在正脊兩端封護屋面前后兩坡交匯部位的防水構件,也是房屋殿宇的裝飾構件。
大吻體積較大時,由數塊吻件拼合而成。6樣以上的是5塊、7塊、9塊、11塊、13塊拼件組成,它的演變過程為鴟尾——鴟吻——龍吻。唐代以鴟尾為主,明清兩代多用鴟(音“吃”)吻、龍吻,但二者作用是相同的。琉璃吻一般通體著釉色。
【大當溝】
宋式瓦作構件名稱,是置于屋脊下部前后兩坡瓦隴交匯處瓦溝頂端的防水構件,用來遮擋雨水封護兩坡最頂端的筒瓦和板瓦。
【大角梁】
宋式建筑大木作構件名稱,清式建筑稱“老角梁”。在廡殿、歇山、盝(音“錄”)頂、攢尖等轉角造出翼角的建筑中,翼角內部沿45度角斜向搭設于下平欂節點與檐欂節點(或角柱心)之間,承托翼角重荷的斜梁。大角梁梁首上承仔角梁,梁尾后接續角梁,兩側釘置近角檐椽,其真長“自下平欂至下架檐頭”,并“以斜長加之”。在宋代官式建筑中,它的規格做法《法式》規定“大角梁,其廣二十八分至加材一倍,厚十八分至二十分,頭下斜剎長三分之二(或于斜面上留二分,外余直卷為三瓣)”但宋元以來建筑實物中的大角梁頭,其藝術形式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明清官式建筑中規定做法為霸王拳式,建筑實物中亦非一成不變。
【大連檐】
清式大木作構件名稱,位于飛頭之上,斷面呈不規則三角形。隨著翼角翹飛的升起,大連檐也順勢升起。升起的方法是將大連檐兩頭用鋸順長開出三至四道鋸口,經水浸泡后隨翹飛變化作出曲線。
【萬拱】
清式斗拱構件名稱,宋《法式》稱“慢拱”其中位于座斗兩側枋上的第二層橫拱又叫“正心萬拱”,宋稱“泥道慢拱”;位于翹頭或昂頭上第二層“單材萬拱”,或里拽(外)慢拱,宋式稱“瓜子慢拱”,最長9.2斗口,拱頭卷殺分三瓣(清式)。
【山花】
歇山山墻部位名稱,位于山墻五架梁之上,兩瓜柱之間。多為軟活做法。一般抹月白麻刀灰并摟縫。講究的做法是先用白灰打底,外刷煙子并做圖案,最后按圖案摟活。因此部位在建筑物山面并多雕刻花紋或繪制彩畫,故謂之山花。
【蹲獸】
宋式建筑屋面裝飾構件名稱,是置與屋頂脊端嬪伽之后安置的動物形構件,所置數目的多少及所用尺寸的大小均依建筑的種類及建筑的等級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