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周衛明 先生
手機:18861158811
電話:86 0519 82596868
400熱線:+86-400-160-9008
傳 真: 86 0519 82589778
郵 編: 213213
地址:中國 江蘇 金壇市 堯塘公路花園發展西路5號
中式古代建筑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最珍貴的遺產之一,它有著千年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古建的構件樣樣做工精巧,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是值得建筑相關從業人員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
中式古建的結構特點是多以木架結構為主,而木架結構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下面就以《中式園林建筑硬山式柱、梁木構架介紹》(來自:http://www.hepgds.com/1198.html)中的介紹為例,談一下筆者對硬山式木架夠柱、梁的粗淺認識:
硬山式木架構建筑類似于現代的坡屋頂,而其特點是倆端的山墻與屋面是完全封閉結合的,并且木架構是砌筑在山墻內的一種建筑形式。硬山式結構根據屋檁的數量可劃分為從五檁到九檁的五種類型,再根據有無廊和廊的位置和分為幾檁無(前、后)廊硬山。
在《中式園林建筑硬山式柱、梁木構架介紹》一文中著重介紹了七檁硬山式建筑的柱、梁構件。
柱、梁在哪個時代都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硬山式古建筑中根據柱子的位置及功能進行分類,可分為檐柱(檐柱又分前檐柱和后檐柱)、金柱(在宋朝稱為內柱)、瓜柱(又稱童柱)、山柱, 在硬山式古建筑中梁根據其作用和所處的位置,有更為復雜的稱呼和作用,分為:架梁(宋稱緣袱)、抱頭梁(乳袱)、隨梁、和穿插枋等。